8 月 15 日,天津港「8.12」爆炸事故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中。目前,救援的难点有哪些?有毒气体一旦外泄怎么应对?如何处理救人和防毒的关系?记者独家专访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安,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。
王永安(左三)在救援现场
【当前救援存在三大难点】
据王永安介绍,目前的救援存在三大难点:一是现场毒物数量巨大。二是现场毒物种类众多,并可能含有爆燃类、高毒甚至剧毒类物质,一旦泄露,上述两种因素可能交织在一起,无法实施针对性救治和处置。三是在极高浓度条件下,可能导致中毒人员在较短时间出现较为严重中毒症状表现,难以给现场救援留有充分时间。
【有毒气体外泄如何应对】
针对有可能出现的有毒气体外泄问题,王永安表示可以采取 3 招应对:一是采用化学或物理洗消方法,来最大限度中和或稀释毒雾、毒烟浓度;二是指导下风向人员做好防护,并迅速转移至上风向;三是迅速判明中毒人员的主要中毒原因和主要中毒症状表现,给予精确的对因、对症治疗。
【先救命,再处理环境】
处理救人和处理有毒气体谁先谁后?对此,王永安从两方面进行了回答:一是救人属医务人员工作范畴,而处理有毒气体是消防或防化兵工作内容,两者是独立进行的两个工作范畴,在必要时也可相互配合;二是按先后次序,应先救命,后处理环境。具体措施就是给接触有毒气体人员迅速佩戴防毒等防护器材,并在最短时间将其抬离或疏散至安全区域,以救人为主,处理环境为辅。
来源:人民日报